欧博allbet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20:53

我们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欧博allbet中国女排3-1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再度登顶世界之巅。你永远不能低估一颗冠军的心,但没有一个冠军是轻易得来!从小组赛三场失利,到淘汰赛接二连三地战胜东道主巴西等强敌,这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女排,更属于那个为了中国女排付出了一切的“教头”郎平。她和她的队伍,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

        80年代铸就“五连冠”伟业,女排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1981年的奥运会,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郎平最后一扣,以3:2的成绩,为中国捧回了“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夺冠的一刹那,全中国都沸腾了。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大概永远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激动与振奋,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我们凭一己之力走上世界之巅,这场奇迹般的胜利,终于让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了! 

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报纸头条都在报道女排夺冠,《人民日报》甚至用一个整版刊登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的图片。

所向披靡的中国女排又在接下来的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和1985年世界杯上屡屡夺冠,成就登峰造极的“五连冠”伟业。

正是从那时起,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

“五连冠”,彻底破除了三大球难有作为的悲观情绪,也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五连冠”,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女排精神”,延续至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弥散到各行各业,不知点燃了多少青春,唤醒了多少梦想,鼓舞着中国人民,加快脚步,追赶世界。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郎平自传《激情岁月》

◆ ◆ ◆

        荣誉的背后,是不要命的奋斗和坚定的信念

而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女排姑娘们汗与泪的付出。

然而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女排姑娘们训练时没有完善的训练器械,甚至连像样的训练场都没有。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没有像样的排球馆,就在用竹子搭起的“竹棚”里练,哪怕浑身被沙土、木刺扎得鲜血淋淋;没有成熟的技术走捷径就“笨鸟先飞”玩命练,今天虚脱累倒了,明天依然要拍拍身上的土,爬起来继续摸爬滚打,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信念——“冠军”!

为了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主教练袁伟民让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朝下砸,队员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因为没有闪躲的空间,队员们常常被砸得遍体鳞伤。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砸中了脑袋,当场就晕了过去,被抬回宿舍躺了3天才能下床。

而作为队中主攻手的郎平,训练起来更是“玩命”。为了练习扣球,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常常练到最后手臂僵硬,双手都失去了知觉。这样日复一日的苦训才成就了后来在赛场上“一击致命”的“铁榔头”。

“她的扣杀力量几乎和男运动员一样,每场比赛多达90次的跳杀,是其他人的2倍还要多”,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这样评价巅峰时期的郎平。

女排姑娘们经历的“魔鬼训练”,她们的艰辛与付出,没人能够体会。正是靠着这样的不要命地奋斗,她们才能最终在艰难困苦中杀出一条血路。

◆ ◆ ◆

        放着“国民偶像”不做,却非要从“一无所有”重新来过

世界第一主攻手,无可替代的“铁榔头”,在赛场上屡屡为中国队扣杀得分、锁定胜局的郎平毫无悬念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超级偶像与巨星,而人们看得到的是她头顶的光环,看不见的是她承受的巨大负担。1986年,功成名就的郎平拒绝了留在体制内当官,而是选择了“激流勇退”,宣布退役。

25岁那年,我从中国女排退下来。之前作为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拿了3次世界冠军、1次奥运会冠军。因为当运动员取得成绩时,国家几乎都把未来帮你安排好了,但是面对可以看到的未来,我觉得很困惑,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官,做领导。

退下来以后,终于有时间享受生活了,我拉朋友去看电影,因为我个子高,形象又被大家熟悉,所以特意等到电影开演以后才悄悄溜进去。可是还没坐下,就被球迷认出来了。当时和现在不一样,上点岁数的球迷都把我们这些运动员当自己家的孩子,而且当时电影院也不大,眼看着大家都不看电影都改看我了,我只好拉着朋友赶紧溜。

年轻时积累的功和名,全国人民的厚爱,都是人生财富,我25岁就都拥有了,想想是挺自豪的事,可我越来越感到不安。担心这么被全国人民厚爱下去,走到哪里都被特殊照顾,我二十几岁就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想想我那个时候还真是挺居安思危的,总担心老本吃完了怎么办。所以便下决心,就算不打排球了,也要靠本事吃饭。

——郎平2014年在北师大的演讲

在北师大学习英语后,郎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欧博百家乐自费前往美国留学。一无所有的她到美国后由于签证问题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在朋友家蹭饭过日子。从万众瞩目的世界冠军到最底层的“国际农民”,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她放下身段在大学做排球教练,来抵扣学费;她为了省钱,每天自己做三明治吃,以至于后来看到就想吐;她去意大利的排球俱乐部打球赚钱,谋求经济独立;她还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语言关,考上了研究生。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 ◆ ◆

        祖国需要你,这句话让她义无反顾

然而就在郎平渐渐适应“留洋”生活,前路愈加明朗的时候,中国女排却由于“青黄不接”而进入了低谷,难以自拔。

以郎平为代表的女排老将们相继退役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仅仅获得第7名;两年后,在巴西举办的第12届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更是只获得了第8名。这是中国女排的最差战绩。

1995年初,中国排协在老山召开全国教练会议,决定更换中国女排主教练,大家又一次想到了郎平。殊不知,那时的她正遭遇一个女人最大的危机——婚姻危机:身处异国,和丈夫感情破裂,女儿尚且年幼,她内心无比挣扎。然而而关于这段离婚波折,当时郎平谁也没有说,国内也无人知晓。

最终,因为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郎平横下心来办理了离婚手续,将女儿托付给了孩子的父亲,推掉了年薪20万美元的工作,只身回到中国。

当时有美国朋友劝我:你在国家队那么多年,干得那么苦,压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况不好,孩子那么小,你怎么能回去呢?再说,你还有那么多的合同,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回国、执教,这个动作确实非同小可,也许,会又一次改变我的生活和命运。 

执教工作困难之多,也可想而知。我离开国家队那么多年了,但大家还是想着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想着想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疑问:郎平,你胆子够大的,回去接这样一支队伍,你哪来的勇气?但我绝不盲目、绝不冲动,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我的执教想法,有一个基本精神:坚定信念,卧薪尝胆。

——郎平自传《激情岁月》

◆ ◆ ◆

        中国女排逐渐走出低谷,她却几乎被耗尽

怀着传承女排精神的信念,郎平以主教练的身份回归了中国女排。为了提高成绩,郎平可谓倾尽全力,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爬起来研究比赛录像。

1995年年末,郎平迎来了她执教以来的第一次国际大赛——第六届女排世界杯。在比赛一开始,中国女排竟然取得了七连胜的佳绩,虽然在最后与最强球队的对垒中没有走到最后,但获得的季军已经是中国女排几年来的最好成绩。

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接连战胜韩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之后,顺利闯入决赛,尽管最后在决赛中以接近的比分输给处于巅峰时期的古巴队,但中国女排进步的幅度让人交口称赞。

实力不济,情有可原,没有人怪罪郎平。郎平为这支球队付出了全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铁榔头”心力交瘁,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

我听队员说,我从桌上滑到地上,嘴角冒白沫,舌头也吐了出来……医生往我身上泼冷水。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听到袁指导在叫我:郎平,郎平,我是袁指导,你要坚持,你要挺住,你要挺住!

——郎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忆内容

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加上女儿已经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出于种种考虑,郎平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在中国女排任上主动辞职的,郎平是第一人。

◆ ◆ ◆

        短暂低迷后,中国女排重拾辉煌

郎平离任后,2000年,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上止步八强。2001年,陈忠和扛下了中国女排主帅的大旗。

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赵蕊蕊等。他重提当年的“竹棚精神”,面对这一批经验和实力远不足欧美的女排新生代,他说,除了苦练,我们别无他选。

就这样,虽然在早已是现代化的排球馆里,姑娘们接受的训练强度和老女排毫无分别,每周只有半天休息,主力宋妮娜和队长冯坤作为全队的重中之重,甚至连一个半天都没有休过。

一向以笑容示众的陈指导在训练中却异常严格,不达要求决不能休息,只要一个上午的训练课,女排姑娘们都能湿透两套衣服,每一次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陈忠和曾这样描述自己每天的状态:“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的还是第二天该怎样给队员练,一想就是两三个小时,第二天不到8点就又起来开始一天的训练,没有一天能松下来。”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这就是中国女排。凭着这股劲儿,2003年,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率领下,以11战全胜的完美战绩,时隔17年后重夺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俄罗斯2:0领先,几乎就要稳稳把金牌拿到手的时候,中国姑娘却顶住了压力,当周苏红最后用一个大力扣杀,帮助中国队奇迹般逆转取胜的那一刻,所有中国人都疯狂了,因为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人们仿佛又看见了曾经“五连冠”的身影。

◆ ◆ ◆

        辗转执教欧美,她同样书写骄人战绩

而离开中国女排帅位的郎平,同样在欧美排坛率队获得了出色的战绩。

意大利的小城摩德纳,面积只有成都的一半大,拥有三家豪车总部——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是法拉利车队的“老巢”,最受欢迎的运动却是排球,拥有100多只支排球队,几乎超过我国排球队总数。然而尴尬的是,摩德纳女排成立27年居然没有得过冠军。终结这一历史的,是郎平。

在摩德纳待了不到一年,郎平就率领球队获得意大利联赛冠军,一年后,又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2002年成就联赛和杯赛双冠王。从此,“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纳英雄。

2002年,郎平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2004年率领诺瓦腊女排获得超级杯和联赛冠军。

2005年,郎平接到了美国女排的执教邀请。美国女排不仅有冠军潜质,郎平还可以近距离照顾在美国生活的女儿。郎平先是将信息通过朋友透露给国内媒体,然后和中国排球界进行了沟通。此举获得了很好的回应,网络上的民意调查,郎平得到了百分之九十的支持,有关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理解。

能够执教美国的球队,我感到非常骄傲。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如果我对排球的理解能够帮助美国队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郎平回应执教美国队事宜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带领美国女排出现在赛场上,巧合的是,小组赛中美国女排与中国相遇。在这场被称为“和平大战”的比赛中,美国女排3:2战胜了中国女排。郎平最终带领美国女排获得奥运会亚军,平了美国女排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女排在家门口摘得一枚铜牌。 

然而在此时,却有刺耳的声音冒了出来,指责郎平是“汉奸”,破坏了中国女排在本土卫冕奥运冠军的大计。对此,郎平平静地回应,“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对于中国教练执教外国球队,中国球迷应该可以接受,而在中国,也有很多外教。中国球迷会为我骄傲,我也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 ◆ ◆

        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她是教练,也是妈妈

历史总是上演着相似的轮回,青黄不接是任何一支队伍都逃脱不了的魔咒。2009年,中国女排两度负于日本,亚锦赛又史无前例地被泰国击败。据说在回国的机场,有安检人员说,“你们连泰国都敢输”。女排队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人想输”。

此后,中国女排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调整中。赵蕊蕊等老队员退役,主帅换人,中国女排进入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刚刚接过帅印的蔡斌,又把帅印交给了王宝泉,在后者“地狱式”的训练方式下,女排夺得了瑞士精英赛冠军,并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收获第四名。五个多月后,王宝泉又因身体原因挂印而去。

两年内三度易帅,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让女排一下子找不到了灵魂。2010年,中国女排跌入谷底,仅仅取得世锦赛第十名的成绩。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再度陷入低谷。

中国排管中心的领导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郎平。很多人把这时的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无数人劝她,不要去接。

“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在女排最危难的关头,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她看起来依然霸气,只是额头上略微松弛的皮肤,以及眼眸深处偶然显露的疲惫,才能让我们想起,郎平,已经不再年轻。

我跟袁头儿(袁伟民)也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这么累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东西再不传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无力了。还是有一种女排情结,希望培养一些年轻队员和年轻教练,让中国女排一直保持在世界上的高水平。

——郎平接受采访时内容

郎平坦言,其实在面对排管中心邀约时,她曾再三推辞,因为中国排球面临诸多困难,她有些疑虑。但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对于郎平要求的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

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其实在很早的时候,郎平就已经摘除了全部髌骨,前后做了7次软骨移植手术。一跑步就是骨头撞骨头,出水就出积液,什么运动都不能做;以前做拦网的时候,队友扣球,直接把她两个手骨打断了,手根本伸不直;而且她腰部也有很严重的腰伤。

但是最终,郎平仍然站到了主教练的岗位上。很难想象如此多的伤病的她,每次训练仍旧坚持亲自上阵演示扣球拦网的高难度动作。

在新队伍里,郎平像教练一样严肃,又像妈妈一般慈爱。在郎平的强烈要求下,女排配置了一支14人的保障团队。在这支国际化复合型保障团队中,有来自美国的国际体能师和理疗医疗师。她不想让姑娘们在30岁退役之后,再度重蹈她伤痕累累的覆辙。

在场下,她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白粉,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 ◆ ◆

        上演王者归来,她就是中国女排的灵魂

带着中国女排的骄傲与荣光,赌上了一个女人人生所有的砝码,郎平又一次在数十亿人的期盼中登顶。

2014年世锦赛,亚军;

2015年亚锦赛,冠军;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15年,郎平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是这么说的:“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世界杯夺冠后,中国队成为里约奥运会夺冠热门,然而巨大的压力却让年轻的中国女排一开始没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在小组赛三遭败绩,仅获B组第4出线,1/4决赛被迫提早与卫冕冠军巴西碰面。

这场比赛某种意义上甚至要远远超过最后的决赛。但郎平在队员们面前,保持住了淡定:“这种生死球,紧张有什么用啊?我就告诉队员们,放开打吧,咬她一口是一口,不能让她轻易赢得比赛。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

胜利后,国内媒体全部沸腾了,纷纷报道,“女排精神回来了!”郎平却真诚地说,“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一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她,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

半决赛,中国女排赢下此前小组赛战胜过自己的荷兰,四局比分分别是27:25、23:25、29:27、25:23。这样激烈的场面,这样胶着的比分,不但我们从所未见,连郎平都被深深刺激到了。“这是一场足以让人发疯的比赛。”她说,“每局分差都是2分,我的心脏快受不了了。”

而当决赛开始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比赛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女排。

随着惠若琪探头命中将比分定格在25-23,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3-1逆转击败塞尔维亚勇夺冠军,时隔12年再度摘得奥运金牌。

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郎平率队夺冠后发布微博

有人问,女排精神是什么?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是一路哪怕艰难险阻,也不忘在绝境中挥拳和怒吼,无论结果,都要把杀气和狰狞留给对手。

是无论我们落后8分还是10分,郎平都会朝着姑娘们大喊:“没关系,慢慢来”时候的从容和坚持。

是30多年间,无论站在世界之巅,还是被打入谷底,无论是遭遇青黄不接还是魔咒轮回,我们都始终坚信,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对女排精神的坚守,让这支队伍穿越过波峰浪谷,在顶级赛场的顶级对抗中如剑出鞘,没有奢华,没有骄狂,甚至没有自我,一切为了国家荣誉,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谢中国女排,你们让里约之行重燃激情;祝贺中国女排,你们未来一定会再创奇迹!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