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思明是一名数学特级教师。虽然在两个校区跑,1957年出生的他现在还坚持着每周上6节课,“数学老师是我唯一期望保留的称号。”
跟着张思明,枯燥深奥的数学变得“好玩”又“多彩”,不仅渗透在许多生活细节中,而且还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困难。
比如,张思明给学生出的题目有:计算邮票齿孔的间距与转角处圆孔位置的关系;求瓶里水位的高低与热水瓶保温效果的关系;研究不同的手机收费套餐更适合哪一类的消费群体;客流较大时,宾馆的多部电梯怎样运行才合理......
显然,要破解这样的作业题,学生需要实地观察、实验、测量,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工具和策略,还需要对信息分析、统计,并善于反思批判,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性学习。
4月1日,张思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做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可以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不是空说空想,而是要换位和体验。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教育才是有效的。”
他表示,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但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还不够,而这正是21世纪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
“能应用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张思明认为,21世纪的数学教学将从“传授知识”转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欧博allbet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重视。
于是,从多年教学实践中他探索出"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让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将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里面,张思明看到了学生解决问题时候的个性差异,发现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是我们应该培养的个性特长,还有很多孩子非常喜欢动手,也展现出他们在创造中的闪光点”。张思明说。
2016年的寒假,张思明布置给初三学生的作业是——在美中找出数学。“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告诉了我好多我不知道的。有的告诉我苹果手机的LOGO是9个黄金分割圆做出来的;有的找到了所有的勋章曲线;还有的把全套扑克牌的花色函数写了出来。一个初中生能用这样的想法主动学习,他对数学的理解就是不平凡的。”张思明说。
【对话】
数学育人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澎湃新闻:有观点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是最好的。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张思明:标准和衡量的方式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方面肯定是最好的,比如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基本功特别好,教学落实到位是华人教育的传统,有合理的地方。但是有些方面就不一定,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多角度思维、批判性思考。不过现在国际教育交融频繁,中西方也都在朝着更有效的方式发展,在这样的交流下,相互学习借鉴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澎湃新闻:您认为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体系中存在比较大缺陷的是哪些方面?
张思明:从教学上来讲,数学不仅仅包含计算推理,还有实事求是、讲求效率、追求卓越、多元辩证等养育人的科学精神。我觉得,这种育人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展示出来。
此外,教学中还是比较注重中段,没有把数学的“源”和“流”,也就是来源和价值表现得更清楚、完整。其他还有些比如作业量、仅仅为考试而学习、奥数过早地变成学生考试和升学的敲门砖的问题。
奥数的初衷是理解数学、了解数学家如何思考
澎湃新闻:关于奥数,您在1987年就开始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对现在的“全民奥数热”有什么看法?
张思明:早期的奥数目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以解难题和升学为目标,只是通过奥数来理解数学,了解数学家如何思考,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早年,华罗庚先生还有北京很多的数学家利用周末时间开数学兴趣课,讲蜂窝中的数学这样有趣的事。听课的学生都是对数学感兴趣,完全自愿的。不能功利,这是基础教育的导向。
澎湃新闻:有的学校热衷于把奥数作为测试孩子能力、逻辑、天赋的手段,是否合理?
张思明:由于不容许综合考试,不容许学生来表达他的强项,最便捷的方式可能就是做一张奥数试卷,这么多年家长和学校也习惯了。但我想,当升学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就会更注重素质。高校也会越来越明白,所有人不是单靠竞赛这一种选拔方式,也需要有更个性的表现。但这会是一个过程。
我们课题组也在推很多新型的题,要改变高考的那种出题的体系。在选拔时,除了竞赛那一种题型,将来还会有开放题、探究题、情境题等。比如有些可以瞎蒙蒙对的选择题,就不是真正能选拔人才需要的题型。
未来更多老师的工作是挖掘整合资源
澎湃新闻:您怎么理解数学学科中的创新型教学?
张思明:创新教学既包含教学方式又包含教学观念。我觉得,首先要理解教学。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复印机,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技术的引入会对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现在大家还在探讨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将迅速发展。即使是高度抽象、自学困难的数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也会有所改变,例如美国的可汗学院。目前,国家课程标准上也会提倡使用先进技术来帮助学习。几年之内,数学在教学形式上就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澎湃新闻:那我们的老师应该怎么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呢?
张思明:老师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对技术有更多的理解。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你教了学生才会,也不是你教的所有学生一定会。有的老师可能会有失落感,但我想将来一部分老师还是会在课堂上,而更多老师的工作则是挖掘整合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干预,根据学生的反馈提供不同的指导。
班主任制的最大问题是“保姆作用”过多
澎湃新闻:北大附中高中5年多来实行全员走班,取消了班主任制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思明:班主任制最大的问题是在学生成长中“保姆作用”过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但初中还是需要班主任的,有助于孩子形成集体的观念。
北大附中高一高二的学生全员走班,形成7个书院,纵向管理,按不同特征发展。以专职导师来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家长联系、心理疏导等工作。专职导师每三个星期一定要和其负责的所有学生进行一次沟通。在一所学校里探索这样的形式是有价值的,中国这么大,不可能用一种方式来培养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