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allbet以教育家精神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16:06

  作者:罗贤宇(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欧博allbet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奋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教育家精神的支撑与滋养下,我国教育教学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新局面。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需要,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筑牢精神支柱。

  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代青年身处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新时代,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因子。为完成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需要教育家把教师的职责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铸魂育人、塑造理想人格。

  要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马克思提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只有教育家自身先成为道德的楷模,行为的示范,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高远理想的学生。

  要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有科学的治学之道与教学之法。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涵养育人智慧,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把获得的真理和获取真理的方法因材施教地传授给学生。

  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礼记·中庸》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时代发展带来的是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育家对角色的认识应该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主动求索者”,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教育、不断创新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与设计。

  要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家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甘于付出的精神,对职业充满热情与热爱,以仁爱教化学生,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地传经布道。

  要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当代教育家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开阔历史视野,拓展国际眼光,与时代同行,立足中国大地,欧博百家乐讲好中国故事。

  发挥优秀教育家的示范引领作用

  必须坚持“立典型、树新风、弘扬主旋律”的原则,广泛宣传爱生育人教育家典型,不断强化师生内化榜样的优良品质,发挥优秀教育家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传道”,坚定信念发挥为人师表的铸魂作用。青年学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育家不仅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在道德、思想和精神方面给予引导,传承优秀榜样身上所展现的教育家精神,发挥为人师表的铸魂作用。

  二是“授业”,爱岗敬业发挥教书育人的增智作用。优秀教育家要有“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的思想觉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要把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以自身深厚的学识素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思考者。

  三是“解惑”,勇挑重担发挥润己泽人的润心作用。真正的教育是拒绝粗暴的,需要精心呵护的,需要人文关怀的体贴。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家应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思想理论回应学生,为学生释疑解惑,探索学生内心深处认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诉求,进而解决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大中小学校教师的共同责任。为此,必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推动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融入“大中小一体化”教育全过程,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渐次递进、纵向衔接的育人体系,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教育家精神教育在小学阶段应着重启蒙道德情感。小学时期是学生立德树人的求知期,教育家精神应体现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引导小学生形成道德情感。正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教育家精神教育在中学阶段应聚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勤勉学习、善于思考,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讲述了其为人类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因此,教育家精神在中学时期应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学子在明辨是非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选准未来的方向,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教育家精神教育在大学阶段应强调引导学生将理论落实到实践。新时代新征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大学教育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时代命题。高校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使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科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人才潜力,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保障。

  坚持德技并修,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育家队伍建设,既要注重政治建设、管理和引导,分析社会形势的发展需求,全面把握教师的思想理念与价值取向;又要提供多元的培训手段,传授教学技巧,开展教学实践,注重提升教师的学识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把坚持德技并修理念贯穿教育家队伍建设始终,引导广大教师既做好“大先生”,又做好“教书匠”。

  突出目标导向,健全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质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重视教师向教育家的可持续转变,通过健全教育人才评价机制有效地规范教师思想作风,增强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例如,《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将师德表现与教书育人实绩等列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衡量指标。

  优化教研环境,推动教育人才激励机制。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需要着力健全激励机制,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创造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和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和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进一步巩固教育家精神传播的主阵地,进而推动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得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教育家精神支撑,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因此,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发挥优秀教育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离不开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为此,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运用丰富多样手段、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机制在全社会切实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努力发挥好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以高质量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教育强国培育时代新人。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2TZTSKZ02)、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FJJKBK21-104)阶段性成果、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2022年重大项目(项目编号:FJ2022JDZ031)阶段性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瑜臻对文章亦有贡献)

[ 责编:李彬 ]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