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向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部署“全球鹰”无人机,对话工作已经展开
RQ-4“全球鹰”高高空长航时信息无人机。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官保罗・赫斯特日前透露,美国空军正准备向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部署“全球鹰”(Global Kawk)无人机,相关谈判工作已经展开。
2009年前落户关岛
英国媒体报道说,美国空军相关构想去年年初已经成形,目的是建立一个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合作使用、可以执行ISR(情报/监视/侦察)任务、参与国家信息共享的RQ-4“全球鹰”高高空长航时信息无人机系统,目前正与该地区的数个国家展开对话。
按照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官保罗・赫斯特的说法,美国空军正在开展对话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亦是美国潜在的对话对象。讨论的重点是“全球鹰”无人机,包括怎样才能分享到该机所获得的图像和情报数据、是否可以购买该无人机、是否可采购该无人机供其他国家代为使用、是否可参与该无人机传感器的研制等问题,同时被列入讨论对象的还包括MQ-1/RQ-1“捕食者”中空长航时/战术无人机和执行ISR任务的近太空浮空器。
赫斯特说,美国空军计划,到2009年之前完成太平洋关岛上的安德森基地部署“全球鹰”所需的建设和准备工作,先期计划部署两架该型机,然后到2013年左右增加到7至10架。
日本配套研究加速
日本和韩国此前已公开表达了购买“全球鹰”的愿望。据法国媒体今年年初披露,韩国一直希望引进“全球鹰”无人机,以强化防卫能力。
但是,该型无人机能够用来投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被列为导弹及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指导方针下定义的“I类系统”,属于“最敏感性技术”,所以美国政府今年年初告诉韩国,美国原则上不反对向韩国出售该型无人机,但必须修改限制该型无人机出口的导弹及导弹技术控制制度。
日本的购买和部署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先期购置费用约为87亿日元,优先考虑部署的地点选在直面东海海域的九州和接近台湾海域的硫黄岛。据日本媒体报道,为装备从美国购买的“全球鹰”和“捕食者”无人机,日本防卫省从2007年年度预算中,首次拨出15亿日元,用于开发装备在无人机上的雷达装置。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计划,从2007年开始,花两年半的时间,解决机载雷达的小型化问题,然后再用1年半的时间,研制出具有实战功能的雷达,到2010年引进机体之前,完成机载装备的配置。
逐渐取代“黑寡妇”
美国空军正计划用“全球鹰”取代U-2“黑寡妇”侦察机。美国国防部曾在去年建议加速U-2的退役,但美国空军在2008财年预算申请中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处理方式,因此U-2短期内不会退出现役,直至“全球鹰”形成几种新的作战能力,尤其是使用一种新型信号情报有效载荷的能力。
据美国一家专业航宇媒体3月12日报道,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ACC)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比尔空军基地(BealeAFB)建设一个新的“全球鹰”作战中心,以集中使用RQ-4“全球鹰”无人机。驻扎该基地的美国空军第九侦察联队指挥官波伦博披露说,除了计划中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美国另计划在欧洲物色一个使用基地,以及在西太平洋和其他地区建设一些该机飞往关岛或欧洲使用基地所需的中途停留基地,以便进行燃料补给和简单的维修。
美国迄今已制成11架“全球鹰”无人机,美国空军决定2011年前采购66架。
“全球鹰”独步无人机
2001年4月22日凌晨,一架“全球鹰”从美国加利福尼亚空军基地起飞,经过22.5个小时连续飞行,总行程达12000千米(相当于绕地球1/4周),最后成功降落澳大利亚阿莱德附近的艾钦瓦勒皇家空军基地,从而完成了无人机首次跨太平洋飞行。
【研发历程】“全球鹰”被誉为“大气层侦察卫星”。作为美国“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计划的一部分,“全球鹰”计划(包括“全球鹰”和“暗星”两个部分)1995年启动,1999年6月到2000年6月进入部署和评估阶段,到第二个生产循环,即“全球鹰”BLOCK- 10批次,被正式确定为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
【重而不笨】“全球鹰”体积庞大,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与波音747相近),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和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
【精确扫描】“全球鹰”可同时携带光电、红外传感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的条幅式侦察照片可精确到1米,定点侦察照片可精确到0.30米。对以每小时20到200千米行驶的地面移动目标,可精确到7千米。
【十项全能】“全球鹰”最大的优点是,它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图像能直接而实时地传送给指挥官使用,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与再攻击、战斗评估。
RQ-4A型还可以适应陆海空军不同的通信控制系统,既可进行宽带卫星通信,又可进行视距数据传输通信。
■相关新闻
第5批次“全球鹰”呼之欲出
诺斯罗普・格鲁门受命研制5架整机,全部项目2009年完工
英国媒体3月19日报道,美国空军已授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一份2.87亿美元的合同,以发展下一批次(第5批次)的RQ-4“全球鹰”无人机系统。
报道说,该合同包括5架飞机、1个任务控制模块、1个发射与回收模块、4套增强型综合传感器包(EISS)和持续后勤保障。5架飞机中有4架采用“螺旋3”发展的布局,另外1架采用“螺旋4”发展的布局。“螺旋3”将装备综合传感器包,从而具有机载信号情报能力。“螺旋4”将装备多平台雷达技术插入项目开发的有效载荷。
“全球鹰”的机身由密西西比州摩斯岬(Moss Point)无人系统中心组装,然后运往加利福尼亚州帕尔姆达尔(Palmdale)基地的“全球鹰”主要生产中心,安装长约130英尺(约40米)的成对机翼并最终完成总装。第五批开发的首架飞机目前正在生产,计划明年初交付空军。
所有项目预计2009年2月完工。
“全球鹰”系统组主管说,该项合同的授予意味着一种高能力系统将得到继续发展,也证明了该系统成功地部署了第一批生产型。
2006年间,该型无人机累计飞行超过3300战斗小时,采集了超过5万张图像,直接支持参加全球反恐战争的部队作战。
美陆空两军争夺无人机控制权
空军争当“执行代理”,陆军警告空军不要“鹊占鸠巢”
美国陆军官员日前警告美国空军,不要试图争取中高空无人机控制权。美国陆军航空兵主管斯蒂芬・蒙特警告美国空军官员:“不要插手地面战术指挥官的事情,不要插手我们的事。”据报道,冲突起因是美国空军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早前在一份备忘录中要求五角大楼授权空军为美国中高空飞行器的“执行代理”。莫斯利所说的中高空飞行器包括飞行高度超过1067米的无人机。他认为,如果由美国空军统一管理中高空飞行器,可以提高购买采办效率和使用效率。莫斯利宣称,要在45天内制订一项全面计划,实现美国军方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工作最优化。“我要求国防部尽快采取该行动。”莫利斯的言行立即引起了陆军航空兵主管蒙特的反对。蒙特说,莫利斯的计划“很可笑”,它将迫使陆军指挥官交出这种能力,然后再争取夺回来。
美军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机来拍摄全动态视频图像和发射机载导弹等。美国陆军目前共向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700多架无人飞机。
美国陆军预计,地面指挥官将越来越多依靠无人机搜集战地情报。而美国空军也在争取2008财政年度斥资近130亿美元购买241架无人驾驶飞机。
责编:彭伟